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
三大学习策略
功利性学习
- 大脑的缺陷
- 是懒惰重复者和勤劳管理者的结合体
- 特性
- 喜欢重复不变
- 喜欢长期维持当前状态(习惯)
- 抗拒大幅度的变化
- 改变
- 巧用方法(🈲 莽撞的刻苦坚持)学习新技能
- 特性
- 很容易被满足
- 特性
- 大脑的奖励机制分不清现实成果和未来承诺的成果
- 会对能完成目标的可能性感到兴奋,错把可能性当作真正完成了目标
- 自以为会了,停留在表层,未深入
- 大脑的奖励机制分不清现实成果和未来承诺的成果
- 特性
- 是忘性超大的不靠谱存储体
- 是懒惰重复者和勤劳管理者的结合体
- 功利性学习的定义
- 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学习后立马应用
- 解决意志力消耗大,难以坚持的问题
- 避免浅层学习,深入掌握方法技能
- 在工作中自然重复,抵抗遗忘曲线
- 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学习后立马应用
- 功利性学习步骤
- 选择一个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 确定学习范围顺序
- 控制住想学更多东西的冲动,紧紧围绕解决问题的需要确定范围
- 不耽误和浪费有限时间、精力
- 控制住想学更多东西的冲动,紧紧围绕解决问题的需要确定范围
- 实际应用所学内容去解决问题
- 无经验时,严格遵循所学方法一丝不苟套用
- 只有严格套用,才能根据反馈证明方法是否有用
- 只有严格套用,才能真正理解所学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改进
- 无经验时,严格遵循所学方法一丝不苟套用
搭好框架
- 给问题进行分类,归纳问题的解决步骤
- 高质量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的标准
- 整体性
- 以本质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组织为一个整体,并服务于同一个根本应用目标
- 调整型
-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发现阻碍干扰,能快速修正
- 转换性
- 目标发生变化,能够同步转换以支撑新目标的实现
- 整体性
- 个人知识体系框架的类型
- 基于工作流程
- 例如销售流程、开发项目管理方法论、软件实施项目管理方法论、解决问题五步法
- 基于业务领域
- 利用专业知识背后相同的本质规律(定理、原理)来组织知识
- 基于职业目标
- 将所有的核心素质(性格、优先习惯)、通用能力(思维、人际沟通)、专业技能、必备知识围绕某个职位目标,整合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 关键
- 从实际职位目标触发,根据职位要求构建知识体系
- 随着职位目标的改变或职位晋升,逐步修正能力知识体系
- 基于工作流程
可迁移
- 知识和技能可迁移能力分类
- 近迁移
- 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处理和之前情境类似的任务或目标
- 关键
- 整理出通用、具体、成体系的流程框架和工具方法,在处理类似任务的时候就能快速套用
- 远迁移
- 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处理和之前经验(比如跨岗位、跨行业)发生情境大相径庭的任务问题
- 关键
- 抽象出一般规律上的联系
- 近迁移
- 提升知识和技能可迁移性的方法
- 组织好先前知识和经验,不从零开始
- 在多样化(而非单一)的情境中应用
- 能够知道更多可使用该知识的情境
- 体会在不同情境中知识运用结果的差异,从而条件化知识
- 途径
- 解决多个不同的具体案例
- 采用【如果-怎么办】策略
- 对知识做更高层次的抽象
- 途径
- 将多个具体的案例概括、抽象为问题类型
- 从更本质的原理、规律出发去思考问题
- 途径
五类学习技巧
搜索技巧
- 掌握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去搜索
- 与规则,多个关键词,用空格隔开
- 包含任意关键词,用竖线隔开
- 包含完整关键词,用双引号包裹
- 作品使用书名号《》
- 排除关键词,在关键词前使用短横线
- 限定搜索网站,用 site:www.baidu.com的形式,某类网站用site:gov的域名后缀形式
- 查询指定文件类型,用 filetype:ppt
- 关键词位于网页标题,title:xxx
- 百度快照
- 百度高级搜索
- 换位思考,从搜索引擎的角度检索
- 逐步逼近
- 从模糊到具体,从宽泛到具体
阅读技巧
- 四大阅读理念
- 带着目的阅读
- 围绕目的选书
- 做阅读前准备
- 阅读过程中锁定和目的有关内容
- 看第二遍
- 第一遍要克服怕看漏的心理,阅读速度要快,对于看不懂、不感兴趣的地方跳过
- 阅读后回忆
- 每隔一段时间停下来,用自己的语言回忆刚刚阅读的内容,有助于强化大脑记忆,同时发现记不牢理解不清的地方
- 按自己的框架重新组织阅读内容
- 带着目的阅读
- 阅读方法分类
- 整体阅读
- 适用场景
- 准备做某件事或某个改变
- 寻找某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 思路受到阻碍,想从书中得到另外视角的启发
- 了解某个基本原理
- 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 步骤
- 确定阅读目的
- 想解决什么问题
- 想解决到什么程度
- 提出具体问题
- 看书的封面、腰封、简介、前言、目录确定和阅读目的是否相符
- 根据作者简介及对本书内容的了解,将阅读目的转化为跟作者提问的具体问题
- 选出 16 个关键词或关键句
- 翻阅速度以看清每页内容为标准
- 提炼的关键词句要与问题相关
- 挑选三个关键点
- 从关键词句中挑选
- 对关键词句做分类汇总,归纳
- 归纳问题的结论
- 确定阅读目的
- 适用场景
- 多重阅读
- 适用场景
- 系统学习
- 步骤
- 明确目的
- 画出框架
- 根据非章节的书籍信息中绘制
- 变速阅读
- 第一遍泛读,变速阅读
- 不相干内容跳过
- 目的相关且熟悉的内容快速浏览
- 目的相关陌生的内容正常速度浏览,辅以阅读后回忆
- 目的相关且第一遍理解难的内容,重点标记有印象即可,在第二遍重点阅读时,会发现更容易理解
- 在阅读时,给内容做不要读,以后读,重点读等的标记
- 第一遍阅读目的是理清主要脉络,形成初步理解,抓住重点内容
- 第一遍泛读,变速阅读
- 重点精读
- 克制住反复阅读已熟悉内容的冲动,避免浪费时间
- 第二遍阅读的目的是将阅读内容归到知识体系中,变成自己的理解和知识,所以需要做笔记
- 第三遍之后的阅读中,只阅读未彻底理解的,或是在应用上碰到疑问的
- 适用场景
- 主题阅读
- 适用场景
- 真的行业、专业领域、具体问题,在某段时间内集中阅读材料,快速建立全新知识体系或完整解决方案的阅读方法
- 在大规模阅读之前,构建整体主题框架,按图索骥收集资料重点阅读
- 步骤
- 搭建主题框架
- 对主题内容陌生时,应该翻一遍书,构建基本框架,开始主题阅读;选用多本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内容浅显的书
- 对主题内容有一定了解时,基于已有的理解,从阅读目的出发构建主题框架进行阅读修正
- 填充主题框架
- 对于思路的输入,应该更新到主题框架中
- 对于应用的材料,复制到文档笔记中,便于后续索引
- 搭建主题框架
- 适用场景
- 整体阅读
理解技巧
- 四大知识类别
- 事实性知识
- 概念
- 指分离的、孤立的、信息片段形成的知识
- 学习策略
- 背得快、记得牢(记忆方法好)
- 记忆方法
- 思维导图
- 中心向四周发散
- 记忆宫殿
- 提前设定熟悉的环境空间,在其中布置元素及其顺序。以后记忆其他知识时,可分别映射到空间元素上
- 思维导图
- 记忆方法
- 不要将精力脑力,用在价值很低的事实性知识上
- 背得快、记得牢(记忆方法好)
- 概念
- 概念性知识
- 概念
- 指一般的名词概念、模型、原则、原理、理论
- 包含一些相互联系的、非任意性的、结构能良好组织的事实性知识
- 掌握程度判断
- 能清楚知道这个知识的来龙去脉
- 能建立这个知识和其他知识的联系
- 使用三大学习策略进行关联
- 能知道这个知识的使用场景和不能使用的场景
- 能够对这个知识进行类比和比喻
- 概念
- 程序性知识
- 概念
- 指的是如何做某件事的知识
- 以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步骤的形式出现
- 学习误区
- 低效率上手
- 被动、片段式的学习
- 无意识重复
- 不知道为啥这么做,不去想优化的空间
- 低效率上手
- 学习步骤
- 流程化
- 书面整理出程序性知识的流程
- 刻意用
- 有意识的应用流程步骤
- 每开始一个新任务时,就将这个流程模板复制一份,然后按照流程执行,这样还能够完善流程
- 一般化
- 提炼出更具一般性的流程
- 流程化
- 概念
- 元认知知识
- 概念
- 一个人底层的能力表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
- 一个人反思自己表现的能力(制定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调整)
- 元认知是体现在一切的知识学习、问题解决之中的,是一个人能不能认清自我,能不能提炼一般方法、能不能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的决定性因素
- 在学习、理解和应用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过程,就是元认知过程
- 概念
- 事实性知识
积累技巧
- 知识信息沉淀的状态
- 知识仓库
- 仅仅是储存
- 知识体系
- 将知识仓库转成自己的东西
- 知识仓库
- 分类
- 收藏技巧
- 更便捷的打造个人知识仓库,让有用的资料燕过留毛(比如微信收藏)
- 收藏的基本要素
- 便捷的收藏
- 良好的、高效的索引
- 笔记技巧
- 更高效的将别人的知识记录、加工、吸收为自己的知识(仓库->体系转变的关键)
- 记笔记的目的
- 记忆
- 练熟
- 理解
- 沉淀
- 记笔记的错误操作
- 一字不差抄写
- 文字不精炼
- 页面满满当当无空白
- 记笔记的方式
- 纸质笔记场景
- 不方便情况下的速记
- 需要深度理解的场合
- 电子笔记场景
- 速记式笔记
- 文字、图片、语言、视频
- 流程式笔记
- 梳理式笔记
- 阅读的思维导图
- 学习式笔记(输入)
- 听课
- 教师讲授的内容、自己理解的内容、自己的心得
- 阅读
- 听课
- 总结式笔记(输出)
- 速记式笔记
- 纸质笔记场景
- 组织技巧
- 如何组织知识(将知识进行分类存储)转化为知识体系
- 收藏技巧
应用技巧
- 职场学习的特征
- 为用而学,要求一学就能用
- 要能越用越好,越用越深
- 分类
- 最简应用
- 方式
- 使用搜索引擎、书籍查找直接的解决方案
- 好处
- 花费更少的时间,快速满足工作需求
- 降低应用难度,提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 方式
- 自然重复
- 方式
- 提炼成模板或清单
- 整体应用
- 结构化为一个更为体系化的框架
- 方式
- 最简应用
技能的学习和应用
概念
- 知识
- 客观存在的东西,若未使用,则毫无价值
- 技能
- 某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某个具体工作的完成技巧
- 能力
- 学习能力、表达能力
技能的分类
- 程序性认知技能
- 概念
- 要求先理解,理解后强调操作或记忆的熟练度(刻意练习)
- 特征
- 先理解
- 强调熟练度
- 误区
- 理解万全后再上手
- 缺少实操,导致一知半解
- 大量学习的内容一时用不上,浪费大量精力时间
- 完全不经理论指导直接上手
- 凭先前经验尝试,导致时间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试错上
- 效率低
- 理解万全后再上手
- 学习步骤
- 基本了解
- 从功利性应用出发,明确学习目的
- 运用检索技巧检索基本的学习资料
- 不要贪大求全,找到能完成任务的资料即可
- 大致阅读资料,了解主要内容即可
- 运用笔记技巧搭建技能的最粗颗粒度框架
- 更容易理解组成技能的各部分知识
- 不容易陷入细节中
- 简单入门
- 学习的最大敌人之一就是复杂性
- 不能贪大求全,企图全部搞懂在上手
- 效率低
- 打击自信心
- 从最简单最常用的内容入手,在工作中逐步深化
- 迭代深化
- 自然重复
- 基本了解
- 概念
- 理解性认知技能
- 概念
- 强调理解的深度,要求能够抽象出更一般的规律
- 特征
- 概念性知识占主体
- 强调对规律认知的广度和深度(熟练度),不同知识侧重点不同
- 误区
- 靠直觉而非相对成熟的框架入门
- 死搬理论,不知变通和改进
- 学习步骤
- 挑选框架
- 方式
- 请教有经验的人
- 上网搜索
- 看书
- 方式
- 生搬硬套
- 为什么要这么做
- 理解性技能包含大量概念性知识,而此时对概念的理解有限,难以做出最好的应用
- 只有严格套用,才能对框架有全面了解
- 假如结果不合预期,能根据应用结果分析该框架哪些部分需要调整和改进
- 为什么要这么做
- 质疑改进
- 应用层面
- 根据应用效果差异质疑框架的实用性
- 理论层面
- 探索框架背后理论的来龙去脉,了解分析理论的不足
- 应用层面
- 挑选框架
- 概念
- 行为技能
- 概念
- 强调身体熟练度的技能,核心是熟能生巧(刻意练习)
- 特征
- 程序性知识占主体
- 强调动作的熟练度与准确度
- 误区
- 靠直觉而非模仿专业示范入门
- 盲目模仿,没有量力而行
- 一味重复,没有细化改进
- 学习步骤
- 挑选对象
- 请教有经验的人
- 上网搜索
- 看书
- 量力而行
- 分解简化
- 局部细化
- 挑选对象
- 概念
综合应用:如何快速切入一个新领域行业
- 避开的陷阱
- 生搬硬套先前知识或经验
- 把自己当一张白纸,完全从零开始
- 建构主义者认为,所谓的学习,就是个体对知识的不断建构。建构就是带着先前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新环境和新事物,并且根据新的认知,不断地修正先前知识和经验,总结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以便今后更好地学习、理解和应用。
- 贪大求全,想毕其功于一役
- 围绕工作需要,先学急用和基础的内容
- 学习步骤
- 构建框架
- 方式
- 请教有经验的人
- 参加培训
- 看书
- 选择内容浅覆盖广的
- 多看几本
- 方式
- 比对迁移
- 对照整体框架做迁移时,比对的是知识和技能,非能力素质
- 功利性学习
- 新行业领域必备的基础技能先掌握
- 与工作需要的迫切程度一致
- 根据工作类型确定学习深度
- 整体应用
- 实践
- 改进迭代
- 情形
- 个人理解和应用出了问题
- 应用前提不一致
- 理论不完善
- 情形
- 构建框架
封面
版权信息
赞誉
前言
第1部分 职场学习的三大策略
第1章 三大学习策略之一: 功利性学习,让学习不再难以坚持
人的大脑也如此。它最喜欢的就是重复不变,并且会长期维持这种状态,抗拒任何大幅度的变化。这种保持不变的重复状态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掌管这些习惯的就是大脑中的基底神经节。
要想更轻松地学会一个新的技能,就一定要巧用方法,让前额皮层这位“骑象人”消耗更少的意志力,而不是发挥莽撞的武力——刻苦、坚持。
例如,学习新技能的时候,将经典书籍买回来或将干货文章收藏后,看了几页、熟悉了几个流行的专业名词后就很兴奋,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但其实,一到要用的时候,基本什么都不会。
就好比学习安卓编程,如果你本身的工作就是开发手机App,那么你很自然地就会不断地学习安卓开发平台的新功能;如果你现在是一名美工,想转型做安卓开发,那么对你而言,坚持学习安卓开发平台的新功能所消耗的意志力,就会远远大于前者。而且,因为是工作所需,学习的方法和技能立即就能见效,就更会激发你的兴趣让你去学习、重复更多的内容。但如果你学习的内容不是工作急需的,就会存在看不到即时效果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学习,前额皮层所消耗的意志力就会大很多。
但采取功利性学习的策略,你就可以很容易地克服这三个缺陷:解决意志力消耗大、难以坚持的问题;避免浅层学习,更深入地掌握方法和技能;在工作中自然重复,抵抗遗忘曲线。这个策略用起来也挺容易,分以下三个步骤:步骤1 选问题:选择一个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步骤2 定范围: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顺序步骤3 实际用:实际应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
第2章 三大学习策略之二: 搭好框架,两年抵上十年
不过,如果真的按这种方式来构建你的专业知识框架,那么你可能一辈子都成不了专家,最多成为一名熟手。因为这样的框架不符合高质量知识体系框架的三大标准:整体性、调整性和转换性
这种个人能力知识体系的搭建,最关键的是以下两点:(1)从实际的职位目标出发,根据职位要求构建知识体系。(2)随着职位目标的改变,以及职位晋升,逐步修正这个能力知识体系,让它变得更完整,更有迁移性。
在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框架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基于工作流程的知识体系框架。· 基于业务领域的专业知识框架。· 基于职位目标的能力知识体系。
第3章 三大学习策略之三: 做到可迁移,任何工作都轻松上手
例如,你在决定学习互联网写作时,可以先不用急着去报各种写作班,而是将自己的先前知识整理一下。设想一下,如果要写出一篇在微信公众号上被人愿意看的文章,应该怎么写。
要具备这个可迁移能力,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组织好先前知识和先前经验,不再从零开始。· 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应用,而非单一情境。· 对知识做更高层次的抽象。
第2部分 上手即用的五类学习技巧
第4章 五类学习技巧之一: 搜索技巧,任何资料一搜就有
例如,你想在Excel中实现某个功能,去问同事,虽然他也不会,但没隔几分钟,他就发来一个网页,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具体的操作步骤。可在问他之前自己明明也查了半天,因此有时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用了假的搜索引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很简单,他掌握了你不知道的搜索技巧。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下面这些搜索技巧:· 如何更高效地使用搜索引擎。· 如何找到搜索引擎找不到的内容。· 如何确定精准的搜索关键词。
自己想到了什么问题,就直接在搜索框里输入完整的问句,甚至有时候是一段话,将背景描述得明明白白,就怕搜索引擎不理解。但结果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根本搜索不出想要的内容,或者可能搜索出来了,但因为在50页开外,你压根就看不到。
最基本的规则就是“与”规则。输入多个关键词的时候,只要词与词之间用空格隔开,百度就会默认检索包含所有关键词的网页。关键词之间是逻辑“与”的关系,也就是“并且”的关系。
如果希望查询结果只要包含任意一个关键词就查询出来,该怎么做?例如,之前“与”规则的空格,是把同时包含“北京”和“冬奥会”的网页查询出来,现在只要包含“北京”或“冬奥会”中任意一个关键词就要把结果查询出来。做法就是在搜索框中输入“北京 | 冬奥会”,中间的竖线就代表“或”
如果想把与平昌相关的结果排除掉,就可以在搜索框中输入“冬奥会-平昌”,一个减号就把与平昌相关的结果剔除了
例为了与“冬奥会北京”完整匹配,要在关键词上加上双引号(注意,是英文状态下的双引号),这样查询出的结果就包含了完整的关键词
书名号是百度独有的查询语法,加上书名号,百度结果中会优先显示含有关键词的文学、影视等作品
如果我们只想查询豆瓣这个网站的相关结果,就可以运用site的语法把关键词改为“GDP site:www.douban.com”,这样百度查询出来的结果都来自豆瓣网站
如果不是限定在某一个网站,而是某一类网站,例如,从政府网站查询结果,可以将关键词改为“GDP site:gov”,可以看到返回的结果都是政府网站的
“site:gov”返回的都是英文的政府网站,如果要显示中文的,就要加上“cn”,即把关键词改成“GDP site:gov.cn”
如果运用filetype语法,把关键词改成“深圳filetype:ppt”,查询出的结果就全是PPT
关键词如果位于网页的url中,也就是网页的地址中,网页的相关度一般都会很高。例如,在搜索框中输入“inurl:gdp”
如果你不知道界面入口,也可以在搜索框中输入“百度高级搜索”,点击第一个查询结果也可以进入
有时候用搜索引擎检索出结果后,一点击却发现网页已被删除。这时,如果你使用下面两个网站的话,神奇的效果可能就出现了:被删除的网页竟然被保存下来了!中国Web信息博物馆(http://www.infomall.cn/)
SlideShare(https://www.slideshare.net/), PPT分享网站,可以在上面检索到很多国外制作优良、内容专业的PPT
如果句子中含有很多无效信息,就会影响搜索引擎的检索效果。
第5章 五类学习技巧之二: 阅读技巧,彻底提高阅读水平
既然是抱着学习和应用的目的,那么,如果能做到以下三点:① 围绕这个目的选书;②做阅读前的准备;③ 阅读过程中锁定与目的有关的内容,是不是阅读效率会高很多呢?
读书同样如此。一本书,你读第二遍的时候理解程度会远远高于第一遍。因此,越是你想认真阅读的书,越要快速浏览完第一遍,这样你在第二遍认真阅读的时候,理解的程度才会更深。
这里要特别提醒你一点,第一遍一定要克服怕看漏了的心理,阅读速度一定要快,大致要达到在书店翻看一本书值不值得买的速度的一半,有任何看不懂的地方,或者看了不感兴趣的地方,跳过就行
因此,在阅读时,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停下来,用自己的语言回忆下刚刚这段时间阅读到的内容,这样做一是有助于强化大脑的记忆,二是能发现记忆不牢或理解不清的地方。
接下来,我就从不同的阅读目的出发,分别介绍这三种不同的阅读方法——整体阅读、多重阅读、主题阅读,帮你在更短的阅读时间内实现更多的阅读收益。
整体阅读主要适用于下面五种阅读目的:(1)准备做某件事或某个改变,想从书中得到下一步的行动指导。(2)碰到了某个具体问题,想从书中找到与该问题有关的解决方案。(3)思路受到了阻碍,想通过阅读从书中得到另外视角的启发。(4)了解某个人生或职场的基本原理,如80/20法则、意志力原理。(5)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制作推荐书单。
在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如果能先确定阅读目的,那么阅读效率立马就能得到提升。如果能更往前一步,做到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图书的话,效果就会更好。确定阅读目的,最好从两个维度考虑:第一个维度,想解决什么问题。例如,是有点迷茫不知道干什么的问题,还是觉得意志力不够想提升自控力的问题,等等。第二个维度,想解决到什么程度。例如,是有大概的框架就行,还是要一个很具体的行动计划,等等。明确阅读目的之后,才能知道选择什么类型的书,以及在阅读过程中哪些章节应该重点读,哪些章节应该略读甚至不读。
外部诱惑(如广告)会刺激多巴胺释放,导致对诱惑的屈服。
限定16个关键词或关键句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阅读更聚焦,带着主动思考来读书,而不是原封不动地搬运作者的原话或陷入无关紧要的细节中。
总结一下,在选16个关键词或关键句时,一定要坚守三点:① 翻阅书页的速度以你能看清每页的内容为标准;② 提炼出的关键词或关键句一定要与你的问题相关;③ 限定自己最多提炼16个关键词或关键句。
再次提醒,一定要克制住自己反复阅读已熟悉内容的冲动,否则既浪费了阅读时间,又不会有任何新的收益。
如果你对某个领域是第一次学习,还没有建立个人知识体系框架,暂时也没有个人的理解,就可以先把书的目录作为你初始的知识体系,随着以后阅读更多图书、有了更多实践之后,再做更新
如果之前已经建立了个人知识体系框架,或者有自己的理解,就要将书的内容打散,重新按照你的知识体系框架填充到对应的位置,这样这本书的内容就转变为你自己的知识和理解了。
但要记住:只阅读你未彻底理解的,或者在应用上碰到疑问的。千万不要再从头到尾阅读一遍。如果忍不住这么做了,你就会发现哪怕读一万遍,还是只熟悉你熟悉的内容,难点的内容依然是难点。
多重阅读一共四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不同的目的和侧重点。(1)明确目的。这个步骤是在阅读开始前就要完成的,核心目的是建立主动阅读的意识,因为任何一本高质量图书的信息量都是很大的,而且都可以有多个角度的解读。如果不明确阅读方向,就会迷失在森林中,缺乏有效的输出。(2)画出框架。这个步骤是在浏览完封面、书腰、前言、目录后开始做的,目的是理出阅读的主要脉络,这样既能形成整体概念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又不会迷失在段落的细节中。特别是在某些书自身逻辑不太清晰的情况下,这一步更有价值。(3)变速阅读。这个步骤的目的是进一步理清脉络,形成初步理解,并抓住重点内容。关键是要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阅读速度: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内容要跳过;熟悉的内容要快速浏览;难以理解的内容要大致看一遍;与目的相关、又不熟悉的内容要仔细阅读。(4)重点精读。这个步骤的目的是将阅读的内容转为自己的理解,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记住,这个步骤只阅读与目的相关并且自己不熟悉的内容,而且要按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来记笔记。
主题阅读是针对某个行业(如房地产、零售)、某个专业领域(如资金集中管理、HR绩效管理、生产成本管理),或者某个具体问题(如何提高客户回头率),在一天或几天的时间内集中阅读大量材料,以便快速建立全新知识体系或完整解决方案的一种阅读方法。主题阅读是以整体阅读、多重阅读为基础的,它与整体阅读、多重阅读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整体阅读和多重阅读同一时间都只阅读一份阅读材料,而主题阅读则需要同时阅读几份甚至几百份阅读材料。因此,相较于整体阅读、多重阅读,主题阅读必须在大规模阅读开始之前,就构建好一个整体的主题框架,再根据主题框架,按图索骥地收集资料和重点阅读,否则就会陷入资料的汪洋大海中,再怎么努力都读不完。
第6章 五类学习技巧之三: 理解技巧,让知识掌握得更好
事实性知识是指分离的、孤立的、“信息片段”形式的知识。学习事实性知识的关键,就是要背得快、记得牢,也就是记忆术要用得好。
怎样记忆效率才最高呢?我推荐两种方法:一种是思维导图;另一种是记忆宫殿。
思维导图是利用从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结构,同时加以线条、图片、颜色的综合,刺激你的形象记忆,从而可以提高你记忆的速度和牢固度。
记忆宫殿是提前设定好一个你熟悉的环境空间,然后在这个环境空间中布置上各种元素并标上顺序。例如,你可以将你的卧室作为记忆宫殿的原型。熟记了这个环境空间后,以后再记忆其他知识时,就可以分别映射到这个环境空间的元素上。
想法:2023-10-08 09:11:56
该种方法就是将知识点用实际的场景例子联系起来记忆
概念性知识包括较一般的名词概念(AI、区块链、框架)、模型(4P营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原则(以终为始、以事实为依据)、原理(金字塔)或理论(建构主义、行为主义)。
因此,为了确保自己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某个概念性知识,你需要在学习的时候自问下面三个问题。
如何才能关联出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呢?这就需要你好好运用三大学习策略
例如,有人学习了思维导图之后,不去深入了解思维导图最适用的两个情境——零散信息的记忆、发散思维的激发,而是将其当成一个万能工具无限地泛化,结果反而造成效率更低。例如,我看到有人是用思维导图输出项目计划的,其实哪怕用Excel也比用思维导图输出的计划更直观,更能展现多维性。
我将在学习一个概念性知识时会自问的三个问题总结如下:自问1 这个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什么自问2 这个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自问3 这个知识有哪三个能用和不能用的场景通过这三个问题,我的搜索和阅读就很聚焦了,哪怕是像我这样刚刚了解区块链30分钟的新手,对区块链的理解相较盲目学习了几个月的人,也会全面和深入很多。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某事的知识。通常,程序性知识以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步骤的形式出现。例如,提交预算的流程、安排会议的步骤、客户跟进的流程、社群运营的流程、软件开发的流程、事后复盘的流程等。
程序性知识如此之多,而且占一个职场人的知识比重如此之大,但80%的人没有真正掌握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方法。他们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有以下两个。
第二个人的做法就有所不同了。同样接到负责社群话题讨论的工作安排后,他首先会画一个流程,捋清楚这个工作分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哪些内容
那么,在学习程序性知识时,如何才能避免这两个误区,以免上手效率低,或者白白工作几十年,成为一个空有经历、没有经验的人呢?这就需要在学习程序性知识的时候,采用下面三个步骤
第7章 五类学习技巧之四: 积累技巧,让每一次学习都充分沉淀
本章的三节内容,先从知识仓库的沉淀开始,逐渐过渡到知识体系的构建。
记笔记的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点:
但不少人在记笔记的时候,往往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导致记不牢、练不好、想不清、找不到。
一字不差的抄写式笔记,不会调动大脑的提取和回忆功能
没办法以少量的语言提炼或转化为更形象的图表
回顾或复习时,也难以抓住主线和重点。
第8章 五类学习技巧之五: 应用技巧,一学就会,越用越好
第3部分 各类技能学习的应用演示
要了解什么是技能,首先要了解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区别。
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如果知识没有被使用的话,对人的帮助就很小,甚至毫无价值
技能是某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或者某个具体工作的完成技巧
能力的调用是无意识的。人在工作中经常陷入对“技能”的迷恋,而忽略了“能力”的提升
第9章 程序性认知技能的学习方法
只有先理解了这些必备的概念性知识,才能按照做账的程序开始记账
想法:2023-10-09 09:07:28
强调【必备】
程序性认知技能,同样必须先理解必备的概念性知识后,才能按程序执行。
一般人在学习程序性认知技能的时候,容易陷入两个误区:① 理解万全后再上手;② 完全不经理论指导直接上手。
但弊端还是很明显的:① 缺少实操演练,会导致对概念性知识的一知半解;② 大量学习的内容一时半会不会被用上,甚至有些内容好几年都不会被用上,从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弊端也是很明显的:① 直接凭先前经验尝试,导致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不必要的试错上;② 以① 的方式摸索出一套操作程序后,可能一直以这种效率更低的方式工作。例如,每次都选择“文件”→“保存”命令保存文件,而不用Ctrl+S快捷键。
想法:2023-10-09 09:14:24
弊端在于:凭借先前经验而行,而不顾之前经验的效率是否是最高的,导致效率可能十分低下
程序性认知技能的四个学习步骤
基本了解、简单入门、迭代深化、自然重复
在“基本了解”这一步中,关键要:① 从功利性应用出发,明确学习目的;② 运用搜索技巧检索基本的学习资料;③ 运用笔记技巧搭建出该技能的最粗颗粒度框架。
对基本学习资料的搜索不要贪大求全,找到能完成任务的资料即可;同时,对搜索出的资料做大致阅读,知道这份资料的主要内容,实际使用时能找出它即可,这个阶段无须做深入的学习。
学习最大的敌人之一就是复杂性。
这时你不能贪大求全,企图一下子全都搞懂再上手,因为那样做一是学习效率低,二是会打击你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在入门一个新的程序性认知技能时,最好能以最简单的规则入门:先从最简单、最常用的内容入手,再在工作中一点点地增加和深化。
我们都知道,习惯的形成依赖于大量的练习,但不幸的是,在职场上你根本没有工作以外的学习时间,而且工作表现越好、职位越高,越是如此。
怎样才能做到在工作很忙的情况下,熟练掌握核心的程序性认知技能呢?方法只有一个,即将工作和学习合二为一,在工作中练习和重复技能,直至达到熟练和精通的程度。要做到这一点,你可以采用第8章的两个方法:(1)提炼模板或Checklist。(2)整体应用。
第10章 程序性认知技能学习示例: 一天上手商务PPT制作
在基本了解阶段,对于收集到的资料,千万不要逐字逐句地阅读(这是绝大多数人学习程序性认知技能时容易犯的错误),而要采用第5章介绍的超速阅读方法。
第11章 理解性认知技能学习方法
在普遍存在认知偏差和认知盲区的情况下,普通人在入门一个理解性认知技能时,往往选择靠自己的直觉来行事,而不是找一个相对成熟的框架做指导。
理解性认知技能的学习步骤
一个简单、可行的三步学习法:·步骤1 挑选框架·步骤2 生搬硬套·步骤3 质疑改进
第12章 理解性认知技能学习示例: 快速掌握商业模式设计
第13章 行为技能的学习方法
第14章 综合运用: 如何快速切入一个新行业或新领域
主要跳入了下面的三大陷阱之一。· 生搬硬套先前知识或先前经验;· 把自己当“一张白纸”,完全从零开始;· 贪大求全,想“毕其功于一役”。
建构主义者认为,所谓的学习,就是个体对知识的不断建构。建构就是带着先前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新环境和新事物,并且根据新的认知,不断地修正先前知识和经验,总结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以便今后更好地学习、理解和应用。
其实,随着人类知识和科技的爆炸式发展,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的知识都如浩瀚的汪洋一般,特别是还在继续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如IT、AI等,知识新增的速度远远大于一个人学习的速度。因此,这种想一下子掌握行业全部知识和技能的想法,既不现实,又会因为做不到而过度焦虑,甚至会因挫折导致自卑心理。
跳出这个陷阱的最佳做法就是功利性学习,在搭好整体框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工作需要,先学急用的和基础的内容。
要快速切入一个新行业和新领域,最好能做到:
如何做到呢?下面这五个行之有效的步骤可以帮到你:·步骤1 构建框架·步骤2 比对迁移·步骤3 功利性学习·步骤4 整体应用·步骤5 改进迭代
除了根据工作需要的迫切程度确定学习顺序,还要根据工作类型确定学习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