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献词
前言 在终身学习时代,我们需要一个能伴随一生的学习方法论
上篇 学习的技法
第一章 大脑——学习的基石
第一节 三个大脑:学习,从认识自己的大脑开始
第二节 获取耐心:耐心,是无坚不摧的学习品质
第三节 7个小球:想进步,先修大脑的高速公路
第四节 一对翅膀:学习慢,是因为你还不会“飞”
我们的大脑里大约有860亿个活跃的神经元细胞,而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近八成,所以它们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同时,它们距离心脏更近,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优先得到供血,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极度紧张时往往会感觉大脑一片空白,这是因为处于最外层的理智脑缺血了
可见,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基因一直被生存压力塑造着,所以它们的天性自然成了目光短浅、即时满足。又因它们主导着大脑的决策,所以这些天性也就成了人类的默认天性。
我们今天虽然西装革履地坐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大楼里学习、工作,但本质上依旧是那个为了生存而随时准备战斗、逃跑或及时享乐的“原始人”。
想法:2023-11-03 14:23:33
我们当前遇到的几乎所有与学习、成长有关的问题都可以被归结到目光短浅、即时满足的天性上,不过在现代社会,用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来代指它们显然更加贴切
第一,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第二,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第三,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学习意义。
作为我们学习的主体,理智小人用于学习的工具是什么呢?答案是“工作记忆”。所谓工作记忆,就是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简单来说就是理智脑可以使用的脑力资源。人类的大脑看起来很厉害,但意识所能处理的信息数量并不多,大概只有7±2个[插图],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些,但都在7个左右。
人和人之间的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脑力资源利用率的竞争,你能多开发一个小球的脑力,就多一点竞争力。好在人与人之间的脑力差异并非不可逾越,只要我们继续观察大脑的特性,就可以调节和训练这7个小球。
情绪脑缺乏智慧,它只能粗糙地将事情分为“喜欢”和“害怕”两种,然后对喜欢的事情沉溺其中,对害怕的事情不停地担忧并反刍[插图]。同时,情绪的力量又很强大,它会严重影响理智脑的工作。对学习来说,保持平稳的情绪是最理想的状态,大喜、大悲等剧烈波动的情绪对学习都极为不利。事实上,只要我们的注意力被某个巨大的事物吸引,我们的判断力、认知力、行动力和自控力都会下降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处理这些情绪的方法倒也简单,只要把它们“写下来”就可以了
实际上,元认知能力就是我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自我觉察和反思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为我们人类所独有,也是我们成为万物之灵[插图]的根源。因为其他动物只能靠本能和情绪来生存,而人类不仅可以依靠理智来生活,还可以通过理智来观察自己的思维活动,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然后改进优化,不断做出更好的选择。
当他们开启元认知能力后,生活和学习状态就会完全不同。这种不同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主动控制注意力,不会被随机、有趣的信息随意支配
及时审视自己的第一反应
用未来视角审视现在
在高处俯瞰全局,不会一头扎进时间和行动的细节里。
常做以下几件事也会对提升元认知能力有巨大的帮助。
一是增强学识。毫无疑问,一个人掌握的规律越多,他就越有可能跳出无知的境地,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二是时常反思。一个从不反思的人一定会在同一个地方反复摔倒,这样的人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方面,进步都会非常慢。而一个擅长反思的人在遇到错误或问题后会主动复盘自己的思考过程,查找思维上的漏洞和不足,就像“另一个自己”回到了过去,在观察当时那个正在犯错的自己。
三是凝神呼吸。凝神呼吸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反观和控制注意力的过程。从本质上看,它和元认知是同一件事,所以练习凝神呼吸可以提升我们的元认知能力
从更大的角度看,元认知能力也是我们人生觉醒的关键。因为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觉醒。而觉醒的标志,就是有一天你开始成为自己的思维舵手,开始主动掌控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追求自己的目标和使命,不再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第二章 清晰——学习的窍门
第一节 清晰:学习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第二节 学习清晰:有一是一,消除学习模糊
第三节 情绪清晰:勇敢面对,消除情绪模糊
第四节 行动清晰:敢于假设,消除行动模糊
这就是进化的力量。然而进化是一把双刃剑,意识分层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模糊。因为处理各种信息的速度不对等,意识很难介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却能轻易左右意识(你肯定记得本能脑和情绪脑的运行速度至少可达11000000次/秒,而理智脑的最快运行速度仅为40次/秒),所以人们总是做着自己不理解的事,比如明明想去学习,结果转身就拿起了手机;明明知道有些担忧毫无意义,却总是忍不住陷入焦虑,就像身后有个影子,它能影响你,但你不知道它是什么,回头看去一片模糊。这种模糊让人心生迷茫和恐惧,而迷茫和恐惧又使我们的学习、情绪和行动遭遇各种困扰,继而影响我们学习的状态。
这就解释了一种现象。有些人虽然看上去很努力,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始终平平,因为他们习惯在模糊区打转,在舒适区兜圈,重复做已经掌握的事情,对真正的困难视而不见,这背后都是潜意识在操控——因为基因认为这样做耗能更低。
学霸”更愿意主动去做高耗能的事——消除模糊,制造清晰。
有意思的是,学习的方法也是这四个字:消除模糊。因此,目标和方法是统一的
无论提升学习能力还是思考能力,其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或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暂停盲目的努力,鼓起勇气去面对核心困难,花时间去梳理、分析,然后攻克它们
当然,仅仅记录是不够的,因为记录不等于进步。“如果同样的错误再犯,同样的题型又不会了,同样的知识点下次遇到又模糊了,这些都不意味着进步。只有记在脑子里,不忘记,才是真正的进步。”
所以,关于学习,无论什么时候,我给你的第一个建议都是先学会保持平稳的情绪。然而,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别说在校学生了,就连社会上的成年人在遇到烦恼和痛苦时,也多半习惯被动承受,少有人乐于主动面对。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曾这样描述人们面对烦恼时的态度: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这极符合人类不愿动脑的天性。因为解决问题需要动脑,享受幸福也需要动脑平衡各种微妙的关系,而承受痛苦则只需陷在那里不动。虽然被动地承受痛苦也会耗费很多能量,但在基因的影响下,人就是不喜欢主动耗能,所以美团创始人王兴的这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的要小很多。人们拖延、纠结、畏惧、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的想法变得模糊
记住,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
内心的不安,皆因我们还没有正面面对困难。很多时候,面对恐惧和痛苦,我们需要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勇气。一旦我们鼓起勇气把它看得清清楚楚,情绪就会慢慢从潜意识中消散,我们的生活将会舒畅无比。
书写自己当前面临的负面事件,可以调动更多的理性资源帮助我们整理思路,使处理情绪思维的优先级暂居其后,同时,书写这一行为可以激活大脑皮层的语言区和书写区,使我们对当前遇到的负面事件有更为具体和清晰的认识,所以书写可以让负面情绪得到一定的缓冲,使人慢慢地恢复理智或理性。
谓选择模糊,就是我们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比如当你心中有很多欲望、脑中有很多头绪,或者拥有很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时,你就会进入“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既可以做这个,又可以做那个”的状态,就像自己始终站在十字路口,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从而使自己陷入不确定性之中。选择模糊就是一种不确定性,而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时,会不自觉地逃避
第三章 专注——学习的核心
第一节 极度专注:专注是学习中披荆斩棘的利剑
第二节 间歇专注:普通人掌握专注的有效策略
我们的注意力总是这样不受控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只要推倒一个,其他的就会接连倒下。所以,当你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分心走神时,千万不要自责,因为不仅是你,所有人都一样,这是我们的天性罢了。
想法:2023-10-25 09:07:09
所以,变聪明的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即事前聚精会神,让意识极度投入;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这样,灵感和答案就会大概率地出现。
想法:2023-10-25 09:11:06
很多人羡慕学霸们能长期保持极度专注,于是开始效仿,相信自己只要足够刻苦,也能达到这样的学习状态,然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仅凭意志力,他们不仅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还会让学习过程变得很煎熬。因为一个人要想达到长期极度专注的状态,需要多种要素共同配合,比如难度、兴趣、环境、情绪、意义等。
想法:2023-10-25 09:15:25
但在很多情况下,英雄式的开头却没有带来英雄式的结尾。在足足体验了一把痛苦的自虐后,我们不仅学习成绩提升不明显,甚至连信心都被磨灭了——这么努力居然还不行,大概自己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只是我们普通人在面对困难时通常只知道用毅力、努力或刻苦来应对,一旦这招失效,我们就束手无策了。事实上,就专注力而言,我们与其用毅力追求长时间的持续专注,不如用另一种“偷懒”的方式追求短时间的间歇专注。
想法:2023-10-25 09:16:43
这种工作法有点类似于高强度间歇性训练,而且它符合学霸模式的所有特征——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循环往复。
小睡一会儿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这并不是在偷懒,相反,你是在提高自己的效率。另外,在休息的时候适当运动一下,比如散步或慢跑,也是非常有益的。
双峰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兼顾了要事优先和劳逸结合,它让我们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不再害怕娱乐的干扰,我们甚至可以主动拥抱娱乐,只要娱乐活动是自己主动安排的,且在完成重要的任务之后进行,这种放松就是积极可取的。
第四章 反馈——学习的方法
第一节 进步小秘密:反馈、反馈、反馈
第二节 学习三剑客:关联、强化、提取
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
从有了文明和理性,人类的学习就逐渐转向了以原理、基础为导向的系统学习,这种方式看似高效,但往往过于注重输入和练习,忽视了输出和反馈,使学习过程变得痛苦、无趣。天下苦学久矣,是时候回归学习的本源了。
也许是因为在人造的学习体制内待久了,有些人很难相信“跳过原理,直接实操”的方式是有效的,他们认为这种方法不过是奇技淫巧,强大的毅力和认知才是学习的正道。
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正向反馈通常包括情绪反馈和认知反馈两方面。·情绪反馈,即有人因为你的表现而肯定你、赞扬你,或做这件事本身就让你感到很愉悦,所以你愿意继续去做并做得更好。·认知反馈,即有人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你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改进。情绪反馈和认知反馈往往是相互交织、相互推动的。
只是很多同学对错题本不以为意,要么不去写,要么写了不去看,要么去看时因为感到痛苦而回避,转头回到舒适区里转悠。
刘传的学琴理念,即跳过原理,直接实操的方式仅适用于学习的初级阶段。也就是说,采用这一方式,你快速达到60分的水平是可以的,但到了中级或高级阶段,仍然需要系统学习原理,否则走不远。
不过,反馈的规律是贯穿始终的,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能通过产出换取反馈或通过寻求指导获取反馈,你就会不自觉地去钻研探索。
第五章 匹配——学习的规律
第一节 难易匹配:攻无不克的学习之道
第二节 周期匹配:顺势而为的学习“外挂”
第三节 节奏匹配:集中火力的突围策略
第四节 刻意练习:破解难题的万能口诀
“不管你现在是什么水平,这一招都管用——就是凭感觉!那些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题目,不用理它;一眼看过去就头痛、不知道在说什么的题目,也不用理它;只有那种大致能看出点思路,但又要动点脑筋的题目,一定要多做。这个就是中间地带,是你能够进步最快的地方。”
很多缺少经历的年轻人都是这样的,总想同时实现太多、太大的目标,还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于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到了困难区。他们总是兴冲冲地开始,热火朝天地学上几天,然后很快就没劲了——做事情半途而废就是这个原因。
强度和难度往往是一体的。在面临困难又巨大的任务时,我们会下意识地产生恐惧情绪,不自觉地想要逃避,行动力也会急剧下降。为此,我们准备了很多应对策略,比如正视困难,将它们写出来,使之清晰;比如将大任务拆解为小任务,小到愿意行动;再比如精简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总之就是想办法降低任务的难度和强度,低到让自己几乎没有畏惧感。因为保持继续学习的意愿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比如,很多人说自己学习时经常分心走神、不够专注,其原因也和上文提到的一样,因为他们并没有刻意关注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也没有调整学习的节奏。
反正总有那么几天,感觉生活阴沉沉的,自控力差,没成就感,特别容易生气,也不愿意跟别人多说话。我猜你肯定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这时候,大多数人都比较迷茫,只会选择硬扛,特别是那些一贯自律、上进的人,他们根本忍受不了这种状态,认为这是松懈和堕落的表现,于是他们给自己打鸡血,逼自己强颜欢笑,增加任务或挑战,想尽办法,试图回到以前的状态。可惜事与愿违,他们总是把自己搞得很痛苦,于是希望我能给出一些突破的方法。而我只要听到他们的描述符合上述三条中的两条,通常就会给出和他们预期完全相反的建议:“不要硬撑,对自己好点,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他们很吃惊:“什么?你是希望我继续堕落下去?”我说:“不不不,我只是希望你顺势而为!”每每说到这里,我就会向对方解释什么是生物节律。
想法:2023-11-02 14:47:17
知晓并结合自身所处的高峰低谷来调整自己,是一个明智之举,这就像我每次中午小睡过后的那半个小时,感觉世界真的就是不太一样,每每如此。所以说,我应当制定一个相对应的计划,来让自己处于某种高效的状态,去学习,去记住更多的东西。但截至目前,貌似只有这种直觉和冲动,但却并未实施。
每当有类似的片刻亦或状态,是有着一些及其热烈和打了鸡血般的兴奋,然后畅想着,而当这种兴奋消失殆尽之后,又回归了本身的自我。
此后,你便能根据自己的周期匹配行动——在生理低谷期,接纳自己,释放压力,不盲目内耗和对抗;在生理高峰期,主动挑战,迎难而上,不沉迷于闲聊和娱乐。如此,你不仅学习事半功倍,生活也将轻松和谐。
想法:2023-11-02 14:51:27
就要在起步阶段全力加速,快速突破那个领域的“有利速度点”。
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中提出这样一个模型(见图5-7):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厌倦时,说明应该提高难度;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焦虑时,说明应该保持这个水平专注练习,如此反复交替就可以让自己进入心流通道,沉浸其中。
有了清晰、专注、反馈、匹配这四个关键词,我们就有了破解难题的万能口诀
现实中的成事规律也是如此,比如“黄金圈法则”[插图]就揭示了这一点(见图5-9)。它把思考和认知分成了三个层次:为什么(Why)、怎么做(How)和做什么(What)。其中,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即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其次是怎么做,即知道如何做这件事;最后是做什么,即知道这件事的基本概念以及具体该做哪些事(也指最终呈现的具体结果)。
想法:2023-11-02 15:15:51
下篇 学习的心法
第六章 心理——学习的动力
第一节 意义: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节 层次:你的学习在第几层
第三节 身份:改变自己的终极力量
第四节 语言:好好学习从好好说话开始
学习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感受不到学习的意义,我们就会抗拒学习。一些很努力却总是看不到希望的学生,对学习很是痛恨。因为他们感觉学习就是日复一日的煎熬,是被外界逼迫完成的任务,是没完没了的排名和考试,所以他们恨不得马上摆脱学校生活,像社会上的人一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总之,学习对他们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意义。
换句话说,意义在远方,但我们的视线被眼前的事物束缚了,所以越学越迷茫。想摆脱这种状态,我们就需要主动停下来,转换焦点,望向远方,看清最初的意义和动机。
人生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不得不走的路,一条是自己想走的路。为了自己想走的路,我们通常需要先走那条不得不走的路。
为了走那条“自己想走的路”,我们得先从“不得不走的路”中获取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还包括获取知识过程中应具备的抗干扰能力、抗压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掌控自由时间的能力以及转换视角获取积极情绪的能力等。
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格林德开创了一门新学问——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中文意思是用神经语言改变行为程序。后来他们的学生罗伯特·迪尔茨和格雷戈里·贝特森创立了NLP逻辑层次模型。这个模型把人的思维和觉知分为6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和价值观、自我意识、使命
只是当努力成为唯一标准后,人们就很容易忽略其他因素,只用努力的形式来欺骗自己。比如每天都练习,每天都打卡,每天都复习……他们看起来非常努力,至于效率是否高、注意力是否集中、核心困难是否解决,似乎并不重要,因为努力的感觉已经让他们心安理得了。说到底,人还是容易被懒惰情绪影响的,总希望用相对无痛的努力数量取代直面核心困难的思考,在这种状态下,努力反而为他们营造了麻木自己的舒适区。
处在这一层的人开始动脑琢磨自身的能力了。他们能主动跳出努力这个舒适区,积极寻找方法,因为有了科学正确的方法,就能事半功倍。但这一步也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因为在知道方法的那一瞬间,一些人会产生“一切事情都可以搞定”的感觉,于是便不再愿意花更多力气去踏实努力,他们沉迷方法论、收集方法论,对各种方法论如数家珍,而且始终坚信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在前面等着自己,所以他们永远走在寻找最佳方法的路上,最终成了“道理都懂,就是不做”的那伙人。
但反过来,一旦我们清楚了全局框架,就可以变成“自由人”。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就能主动放弃情绪化的抱怨,勤努力、找方法、做选择、建身份、明意义
对个体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想清楚所做事情的意义,或找到人生目标,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自然就知道该怎么选择、找什么方法、如何努力。不用刻意追求,一切水到渠成。
绝大多数人想要养成阅读习惯时,会自然地给自己定这样的目标:每天阅读半小时或每周读一本书。他们以为只要自己做到这些就可以养成阅读习惯,实际上这只是盯着最浅层的“结果”去行动,结局往往是为做而做,不了了之(相信你肯定深有体会)。少部分人会把注意力放在“过程”这个层面。他们不满足于做什么(What),还要探索怎么做(How)以及为什么要做(Why)。所以他们会花时间写下阅读的意义,让自己看到阅读的各种好处;他们会以改变为目的去阅读,让自己输出、实践,使阅读效果最大化……做到这一点,其实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他们的收获会远远大于普通人,但这仍然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去坚持。只有极少数人能看到“身份”这个层次,并主动从心理建设开始行动。他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思考:“通过阅读,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暗示自己:“我本来就是一个以书为伴、追求新知、乐于探索的人。”如此一来,阅读就会成为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基本需求,成为自己不做就会难受的事。这个时候,哪里还需要约束自己、强迫自己呢?
所以,请时刻觉知并审视自己的语言:·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说积极的话,不说消极的话;·无论遇到什么人物,说和善的话,不说刻薄的话;·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说开放的话,不说绝对的话;
第七章 心态——学习的视角
第一节 期待:降低期待,无往不胜的学习心态
第二节 视角:转变视角,走出困境的神奇魔法
第三节 兴趣:那些只凭兴趣学习的人都失败了
第四节 打卡: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学霸
降低期待,无往不胜的学习心态
准备多做一些,一旦任务减轻就会惊喜;试图少做一点,一旦任务增加就会痛苦
我们生活中的多数烦恼都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过高期待。不信的话,你可以觉察一下自己的焦虑情绪,其原因无非就是自己当下的期待超出了实际能力。而且这些原因都可以被归结为“数量”和“难度”两种类型。就“数量”而言,很多人是同时想要很多,才导致自己心神不安,无法专注地工作或学习。
就“难度”而言,很多人经常失败,是因为他们忍受不了最初阶段的笨拙和失败。
一个人如果整天做自己不想做但又必须做的事情,日子就会变得灰暗无趣。然而面对压力,我们真的就只能承受吗?未必。或许我们的情绪和注意力只是被事情本身给束缚了,因为困难和压力总能把人的情绪和注意力抓得死死的,让你很难看到其他角度。所以,当你遇到那些“不想做但必须做”的事情时,只要在心里默念一句“咒语”,就可以让自己跳出事情本身。这句“咒语”便是“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一旦你有了新的视角和选择,就会意识到: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它获取另外一种乐趣,顺便把这件事给做了。在心理学上,这个方法叫作“动机转移”。既然动机可以转移,那我们为什么不转得彻底些,让它变得更好玩呢?
因为每个人都有负面偏好,所以大家最关注的人永远是自己。换句话说,没那么多人关注你,不要总觉得自己站在聚光灯下,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被别人观察。得到别人的关注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很在意,其实别人早就忘了那件事。所以,只要我们想通了这一点,就会活得更轻松。
人是爱自我解释的动物。擅长的时候,我们就说自己喜欢;不擅长的时候,我们就说自己没兴趣。如果你真的决定做一件事,最先考虑的应该不是自己有没有兴趣,而是自己是否擅长做这件事。所以,在自己还不够擅长的时候,不要轻易贴上不感兴趣的标签,而应先逼迫自己努力一把。
同时,我们在设置任务时要使用新策略:设下限,不设上限。
第八章 环境——学习的助推
第一节 现实环境:学会“偷懒”比努力更重要
第二节 精神环境:用阅读打造顶级的朋友圈
第三节 生理环境:想要学习好,运动少不了
这正是环境赋予一个人的力量,它能让一个人产生变好的念头并愿意去努力,还能让这份努力的效果得到放大。从某种程度上讲,环境的力量其实远超个人努力,只是很多人会天然地无视或忽略这一点,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就自己,毕竟努力是看得见的,而环境因素却因为自己身在其中而很难觉察。所以,很多人要么麻木地生活,不知思变;要么盲目地努力,承受着事倍功半之痛。
比如,当我们看到别人在学习某项新技能时,我们也去学的可能性更大;当身边的人成天无所事事玩游戏时,我们也更容易跟随。这些都是潜意识活动,我们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受环境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具有适应性。一旦大脑习惯了高频率的快感和刺激,它就很难容忍长时间没有新奇性的东西,只要当前的活动稍微有些无聊,或者有一点点认知上的挑战,我们的大脑就会想从这些低刺激、高价值的活动转向高刺激、低价值的活动。
可见,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贫富没有直接关系。理想的学习环境最好同时具备“能接触优秀的人和事”和“低刺激”两个属性。
这确实是个聪明的原则:如果不希望受某些环境的影响,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让自己置身其中。换句话说,想办法远离不良环境,就相当于待在更好的环境中。科学研究也发现,那些看起来有强大自控能力的人并非真的比常人更自律,而是因为他们会尽量避免置身于充满诱惑的环境中——这才是他们保持自律的真正“秘诀”。
阅读是为了改变。很多人以为一本书只要读完,读书的过程就结束了。事实上,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这里主要指非虚构类书籍)。很多人的阅读仅停留在表面,读的时候觉得这里好有道理、那里好有道理,读完之后就不闻不问了,然后迅速转移到下一本书中,这种满足于浏览的阅读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翻这本书就好像之前没有看过一样,所有的痕迹都烟消云散了。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
读“有用之书”让人变得更强大,读“无用之书”使人变得更完善
想要学习好,运动少不了
常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汪清泉;而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则更像一潭死水。长此以往,一些不愿意运动的人更容易滋生焦虑、抑郁、消沉、低落等各种不良情绪,并且压力产生的毒性会破坏大脑中几十亿个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逐渐使大脑的部分区域萎缩,这表明,一个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可能会变“笨”。
所以运动不是关键,运动之后的活动安排及环境刺激才是关键。有效的模式是这样的:在运动后的1~2小时内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脑力活动,比如阅读、解题、背记、写作、编程等,或是一些需要复杂技巧的体力活动,诸如舞蹈、钢琴,以及参加不同于以往的社交活动,如接触新的环境、人物或事物,这么做可以让新的神经元受到刺激,不断生长。
在人们的观念中,运动只是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和更健美的体型,健身房里的宣传画、朋友圈里的运动照,都在宣扬这种观点。但事实上,运动更大的意义不在于健身,而在于健脑,它不仅能使人更加乐观,还能使头脑更加灵活,最终使健康水平和认知水平实现双重提升。